【翻譯練習】增加存款的好建議

The Best Advice for Saving as Much as You Can

作者:Ephrat Livni
來源:https://lifehacker.com/the-best-advice-for-saving-as-much-as-you-can-1821196524

  愈來愈常聽到人家在問的問題,不是如何笑傲股海,也不是如何成為大富翁,而是如何在存款還不足以讓自己爽爽退休的時候,好好實踐個人的理財規劃。

  答案很簡單:改變個人習慣,為重要事項存錢。

  說來容易,做起來倒是挺不容易。因為對很多美國人來說,要他們懂理財這回事,真是難如登天。學校沒教理財。一般勞工薪資幾乎沒動,股東和執行長卻賺翻天。許多大城市的生活花費令人卻步。股市一片榮景,但 2016 年真正持有股票的美國成年人只占 52%,2013 年最有錢的前 1% 家戶所持有的股票占全部股票的 38%。政府的作為使得消費者更容易任由金融機構宰割,而且只要一次醫療支出就可能讓一個人的餘生要在還債裡度過。

  以上都是讓人再也不想努力的事實,但沒錢萬萬不能也是事實--今日晚餐、教育基金、旅遊度假,都要用到錢。所以,我們這些普通老百姓到底能做些什麼?並不存在人人都能變有錢的魔法公式,不過有些基本道理還是可以謹記在心:

要曉得,成功並非一夕降臨:人類是種短視近利的生物,很難讓人們對自己的習慣推動任何確切、長久的改變。改變的過程必然會面臨些許挫折,請淡然視之。

知識就是力量:不可倉促做決定,一定要向第二方 (甚至第三方、第四方) 諮詢。人們為了多賺錢,往往無所不用其極,卻未顧及後果。

凡事自動化 (前提是自己的錢夠付帳單,而且不會被扣餘額透支費):尤其應該設定自動提撥退休存款。需要讓我們花心思的事情愈少,生活就能愈快活。

犒賞自己:除非你是超人,否則不可能為了盡量多存錢而放棄世上種種樂趣,況且也不該如此苛待自己。人生苦短,好好享受。


※其他人士的理財觀點
  • 理財方案並非與世隔絕,也非我們自己所能決定。會影響理財方案的,除了個人的行為,還有整個經濟大環境,以及政府法規。所以必須了解相關資訊,並勇於抒發己見。
  • 待做的決定愈少愈好。既然知道需要緊急備用金,那麼就讓這筆錢能夠自動儲蓄。退休金一樣自動存起來,信用卡帳單也要自動繳清。未來人生還很長,所以盡量少花時間在財務的雜項瑣事上。
  • 訓練自己不要一直提高生活水準。人們出社會前可能會想:假如我賺到某個金額的錢,就能開心過日子。不過人生未必如此照計畫進行,人們會看自己的收入多寡,不斷調整生活支出和生活方式,譬如加薪了就買更大的房子,或是卡債愈欠愈多。所以,就算賺到的錢比原先預期還多,花錢也要小心謹慎。用錢去追求短暫的愉悅,最後也得不到真正的快樂。與其入不敷出,不如量入為出。
  • 每次領到薪水,就先撥出一部分存起來。這樣一來,就有能力支付預期以外的重大支出,而且假如遇到緊急狀況或失業,但只要想到自己還有現金緩衝,就安心許多。
  • 提撥到退休帳戶的錢愈多愈好。退休有保障,睡得也更香。
  • 儲蓄和追蹤金流的方式都盡量自動化。善用 APP。
  • 補充四點:
    1. 及早行動:錢滾錢的時間愈久,滾出來的錢愈多。每一塊錢都很重要,只是要有正確的習慣。
    2. 選擇適合的地理環境,住在有利於自己理財和賺錢的地方。
    3. 從事副業。
    4. 運氣:身體維持健康;家人不會來討錢;收入不曾長久中斷。不過,我之所以有辦法透過不動產或投資獲利,都要多虧我 (1) 及早儲蓄,而且 (2) 搬去適合的城市,在那裡比較有機會 (3) 遇到能幫助我賺更多錢的人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