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翻譯練習】五種斯多噶習慣,生產力/財富/幸福大升級

5 Stoic Habits For Increased Productivity, Wealth & Happiness

作者:Jari Roomer
來源:https://medium.com/better-advice/5-stoic-habits-for-increased-productivity-wealth-happiness-715a02c3cf5b

斯多噶派是出了名的的維持良好習慣與自律。一開始是我們養成習慣,但接下來是習慣養成我們。習慣會影響我們的個性和生活品質,至於習慣會把我們帶往好的或壞的方向發展,端看習慣本身的性質。

管理時間

塞內卡:「人們對於個人財產錙銖必較,但在最該愛惜使用的時間上,人們卻揮霍無度。」

你怎麼運用時間,就怎麼運用人生。所以,如果想掌控自己的人生,就要掌控自己的時間。

斯多噶派知道光陰寶貴,非常重視時間。錢再賺就有,但時間過去就永不復返。一天過了,就是永遠結束。

塞內卡:「我們並不是太少時間可活,而是太浪費時間。人生已經夠長,好好利用的話,就有充分時間去做很多很棒的事。」

我本人會詳細安排每一天,我會在每週日訂好接下來一整週的行程,然後每天晚上檢視隔日行程,必要時再加以調整。

這種時間分區法,是我每天「非做不可」的事項之一,讓我生產力大躍進。我把日子規劃得條理分明,有更多時間執行優先任務,工作都在掌控之中。

極簡主義

塞內卡:「等我們終於沒了某些東西,才會知道很多東西根本沒必要。我們之所以會使用那些東西,不是因為需要它們,而是因為剛好擁有它們。」

大部分人的很多東西幾乎沒用到,堆著積灰塵,浪費錢又占空間,生產和運送過程也耗用地球資源。

塞內卡:「富足不是擁有的多,而是想要的少。」

但消費者文化灌輸的信念,是必須擁有更多、更好、更貴的東西,才能帶來快樂與自信。要是沒買到新手機、美衣和名車,好像就跟不上流行。很多人掉入這個陷阱,把太多錢花在讓自己「看起來」很有錢,結果沒留下多少錢讓自己「變得」更有錢,也就是購入能創造被動收入的資產。

事實上,富足的最高境界是自由,而不是奢侈品。

所以我盡可能履行極簡主義,與其花錢買東西,不如花錢投入有助我邁向自由人生的金融資產。

經常散步

散步的好處被低估。散步不只有益健康,還能沉澱心靈和啟發創意。斯多噶派經常獨自散步良久,同時整理思緒。

尼采: 「所有偉大的思想均源自於漫步。」

我發現自己散步的時候,會迸出最棒的商業點子,想到困難問題的解方,而且心思非常澄澈,光是枯坐室內是達不到這種程度的。

我建議獨自散步,腦海不要輸入任何形式的外界資訊 (音樂、有聲書、社群媒體等)。只要跟自己獨處,與自己的心思對話,唯有清新空氣作伴。人生之路將會清明無比。

時常閱讀

運動鍛鍊身體,閱讀陶冶心靈。透過閱讀,能知前車之鑑,免於重蹈覆轍。

愛比克泰德:「我們不是因為幸運或巧合而進步,而是因為每天精進提升自己而進步。」

閱讀是最有效率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作法,所以斯多噶派大量閱讀。別人花一輩子時間淬鍊而成的智慧,我們只需要閱讀他們寫的書,就能在短短幾天吸收這些智慧。

個人而言,我在商業書和勵志書學到的,比我在正規商業教育學到的還多。真是不可思議。

我的幾本愛書:《與成功有約》、《Deep Work 深度工作力》、《快思慢想》、《原子習慣》、《影響力》。

單憑閱讀,就能獲取好多知識,學到好多技能,打破好多僵化思維。養成每日閱讀習慣,人生將會不平凡。

練習孤獨

奧理略:「人們跑去鄉下、海濱、山間尋找避風港,但自己的心靈,就是最平靜無波的避風港。……所以要一直保有心靈避風港,時時追求進步。」

一整日獨處,沒有他人干擾或嬉笑作樂,由此產生的力量不容小覷。

當只剩下自己的人和自己的心,偉大的成就便能從中誕生。你可以透徹看清人生,獲得創新想法,梳理個人思緒。如果一直有別人在你身旁團團轉,是幾乎辦不到上面這些事的。

大部分人覺得孤獨很難。就算自己一個人,他們還是會上社群媒體,尋求他人作伴。雖然身體上是孤獨的,心靈上卻沒有孤獨。但是若想深度反思,就必須要有心靈上的孤獨。卡爾.
紐波特 (Cal Newport):「孤獨是一種內心完全沒有接收外在資訊的狀態。」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