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翻譯練習】晉升祖父母,幸福不外求

The Happy Art of Grandparenting

作者:Arthur C. Brooks

孫兒出生,自是再添無比喜悅。若是親生子女出世,難免惶恐不安,心緒繁亂,因將引發全盤變化,需付出重大犧牲。然而孫輩誕生,則毫無犧牲之感。我所認識之人,並無人怨嘆道「我本胸懷大志,卻因孫輩毀了一切」。

喜獲孫兒,固然幸福滿盈,但不代表帶孫之道並無優劣之別。事實上,眾多研究正是針對此主題。本文以社會學家角度略述帶孫心法。

相關研究指出,升級祖父母之所以感到幸福,有諸多原因可解釋。2016 年一份研究稱晉升祖父母最可喜面向是能與孫輩「相親相愛」,其次為「共同活動」。我倒想探討身為祖父與身為人父之歡樂時光有何不同。就我而言,身為人父最樂時刻莫過於「謝天謝地,尖叫聲暫歇,耳根終於能享一秒清淨」,其次是「免帶小孩跑急診,但可能只限一星期」。

為人父母,為人祖父母,兩者幸福感之差異,首先在於責任:老一輩能比父母精心創造更多美好時光。祖父母能用糖果討孫輩歡心,孫兒返家後則會因吃太多糖討父母生氣。另一種差異則與年紀有關:50 多歲比 30 多歲的自己更平靜,很多事也更看得開,較不會動輒發怒。

研究多有指出年齡漸長之影響。2016 年一份「心理年齡」研究以數百名美國中西部祖父母為調查對象,結果顯示年紀較輕之祖父母自認較同齡者更老,至於年紀較大才升級祖父母者雖新獲此種體驗,但仍則自認較同齡者更年輕。

祖父母教養相關文獻定義中,祖父母至少有五種基本類型:正常、歡樂、保守、代父母職、明智。我希望自己屬於歡樂型,而我認為自家祖父主要算是歡樂型,他自製保險桿大貼紙,上頭書寫詼諧警語;祖父也總是強拉筆者打槌球,總是贏得毫不留情,開懷大笑。(對歡樂型的祖父而言,我就是祖父的歡樂來源。)

有時祖父也顯現明智一面。我曾詢問祖父何以從不讓我贏球,此時祖父正色答道:「槌球場上的男人絕不示弱。」值得銘記在心。

大部分祖父母認為傳道授業解惑是其重責大任。2018 年 AARP 樂齡會一份調查訪問 2,654 名祖父母,逾半受訪者會與孫輩討論道德觀或價值觀。一些主題較不常受討論,例如僅 23% 受訪者稱能與孫輩自在談性。我猜沒半個孫輩能與祖父母自在聊性。

大部分祖父母似乎自覺與孫輩感情融洽。2007 年一份研究顯示 57% 祖父母將祖孫關係評為極佳,45% 稱其與孫輩「十分親近」。比起最不常與孫輩往來的祖父母,最樂在其中的祖父母自稱祖孫關係絕佳的人數多出近 2.5 倍。另一研究指出可預測關係品質與滿意度之三項因素:聯繫頻率、活動參與情形、承諾。

簡言之,祖父母應該多去找孫輩。然而祖孫共處時究竟該從事何種活動?2007 年有研究探討祖父母行為模式,發現最常提及之兩項特點:「人有在場」、「少管閒事」。我解讀為放任孫輩爽玩,完全別去管教。

但「少管閒事」亦可解讀為別多管孫輩親生父母之事,而不是別多管孫輩之事。「少管閒事」這點往往比「人有在場」還難實踐,因為祖父母幾乎無一例外總會質疑自身子女是否教養無方。確實,AARP 樂齡會調查發現,僅四分之一祖父母認為現代教養方式優於往昔。我們覺得自己教養方法好太多。

逾四分之三祖父母同意或非常同意「現代父母太疏於管教子女」。沒錯,疏於管教這件事,應該交給身為祖父的我,而不該是我的兒子或媳婦。

孫輩該怎麼稱呼我,是我必須馬上訂出規矩的重要大事。這項決定很要緊,因為一旦跟第一個孫兒確立祖父稱呼,後面其他孫兒便會沿用此稱。

然後同樣地,我一定要替孫兒選個尊爵不凡之名,要夠老成,而且一看就知道是祖父輩會取之名。譬如「亞瑟」。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