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翻譯練習】日本經濟重獲活水?

Will Japan rediscover its dynamism?

來源:https://www.economist.com/leaders/2023/11/16/will-japan-rediscover-its-dynamism

物價上漲,動物本能,賦予日本久違契機


日本再度擄獲全球投資人目光。睽違十餘年,巴菲特今春首次重訪東京,他大量持股日本五家交易所,令巴菲特擁有「日本公司」(Japan, Inc) 具代表性產業的部位。上月,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執行長芬克不落人後,也來東京朝聖。芬克告訴日相岸田文雄:「歷史正在重演」。芬克將當前榮景喻為 1980 年代日本「經濟奇蹟」。即使 11 月 15 日發布之日本 GDP 數據不甚理想,照樣澆不熄投資人熱情。

懷疑人士也許會潑冷水,說唯一重演的歷史,是投資小白又被日本的假榮景給迷惑。1980 年代經濟奇蹟的結局,是爆發資產泡沫,日本經濟墜入數十年通縮與停滯。自此之後,每過十年左右,包含本刊在內的觀察者會提醒日本新任首相,指出微露曙光的改變跡象,並稱太陽正從地平線探頭。外國投資人再度湧入,然後他們過了幾年便黯然撤離。日本經濟最近這次的希望之光,會擺脫以往虎頭蛇尾的命運嗎?

確實有機會。兩股外部衝擊與兩項內部轉變同時到位,可望翻轉日本經濟局面。第一股外在衝擊,也是最顯而易見的衝擊,在於物價。大多數國家近年來苦惱如何壓低通膨,日本卻始終期盼最終能把通膨拉起來,而且還要繼續拉上去。多年來貨幣寬鬆魯莽政策達不到的目標,靠著全球供應鏈緊縮加上匯率疲軟就一下搞定,也把日本標題通膨推高到超過日銀設定的 2% 目標。沒錯,這樣的通膨,並不是日銀預期的由需求驅動的通膨;然而,通膨還是改變了企業、員工、消費者對物價的看法,更重要的是改變對薪資的看法。新開闢的這條路雖然狹窄,但總算能夠通往較健全的薪資與消費成長循環。

第二股衝擊是地緣政治。烏俄戰爭與美中角力,激起關鍵產業新一波投資潮,並展開區域供應鏈重配置,日本有望從中得益。

兩項內部轉變較不明顯,但重要性同樣不容小覷。第一項內部轉變,是前首相安倍晉三任內啟動公司治理改革,成效斐然。日本機構投資人、甚至東京證券交易所,都在更強力施壓大企業,要求其提高企業價值,由此可見改革行動確實已邁入前景可期的新紀元。

第二項內部轉變常受忽視:世代變遷。在歷史悠久老企業,堅守 1980 年代黃金歲月生意之道的首長,正在離開舞台。年輕創業家想打造煥然一新的「日本公司」。

然而,日本經濟有很多地方仍然沒變,外力動搖不了,本身也不思進取。日本若要善用當前可貴的良辰美景,貨幣政策制定者、企業高階主管和政治人物都得多加把勁,好好栽培呵護經濟動力的幼苗。首先,明年日銀必須下出一盤複雜棋局。日銀必須把超過效用期限的非正統貨幣政策 (例如殖利率曲線控制) 給解套,同時也要注意不能扼殺初萌的通膨。遲早,高負債的日本政府或許終將必須設法對付利息攀升問題。

另外,公司改革的腳步也不能停止。日企現在很懂如何營造優質治理的外在表向,但日企還需要努力提升優質治理的內在本質。東證 500 指數四成企業的股價低於淨值。在不穩定的世界,企業首長必須精益求精,不能安於維持現狀。幸好,多年來日企的資產負債表上積累大量現金,企業能施展的空間很大。

岸田文雄誓言將重視「經濟、經濟、經濟」。相較於前幾任日相,岸田文雄更常提及支持新創公司。但本月初岸田文雄最新宣布的經濟方案,卻著重於一次性的減稅和刺激措施,這些政策似乎是用來拉抬自身人氣,而非促進長期成長。岸田文雄若想實踐他的拚經濟承諾,可以修改稅法來獎勵敢冒險的投資人和創業家,以及停止補助尸位素餐的殭屍企業。岸田文雄疾呼必須成立全新的「日本公司」,這點他做對了。但岸田文雄還必須善加發揮自身影響力,掃除企業界朽木。

留言